查看原文
其他

刁现民:做好品牌产业化,小杂粮也有大路子

中国种业 2022-06-21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石时农业 Author 石时之约栏目组



来源:石时之约


导语:谷子,又称为粟,是我国传统的粮饲兼用作物,具有抗旱耐瘠薄、营养丰富、保健功能突出等特点,是民众膳食结构改善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作物。在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的产业技术研发,以及地域文化的品牌效应之下,以谷子为代表的杂粮产业将迎来新机遇。


石时之约第二季第六期

刘石  × 刁现民


2008年,农业部、财政部启动建设了以50个主要农产品为单元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。谷子和高粱当时是分属两个体系,2017年两个体系合二为一。但实际上,这个体系包括三个作物,除了谷子和高粱,还有糜子。


刁现民从中国古文明时的谷物起源,到汉唐明清时期的农耕文化,再到近现代的谷物发展。一路旁征博引,令人叹服。让人不得不感叹的是,中国谷物的迭代和推广的过程,其实就是华夏文明的发展过程。

眼下,原粮消费仍然是主导,谷子和高粱等杂粮的产业化还有待提升。对杂粮作物来说,商品品质永远是第一位,接下来才是营养价值和食用口感。
刁现民建议,杂粮必须要走品牌产业化的路子。如果杂粮没有品牌,就没有产业,没有产业那就会退出商品化社会。而实际上,杂粮品牌产业化要比水稻、小麦、玉米这种大作物更容易走。因为杂粮是有地方性、有特色的品种,注定了它会和一些特殊的环境相关联,再加上当地的一些地域文化,所以只需要将杂粮和产地的地理环境和当地的人文结合,走品牌化的路子并不难。


杂粮类的中小作物,特别适合和地方特色以及历史文化相结合,细水长流地长期坚持,形成一种文化概念和文化认同,就能树立杂粮品牌的文化形象,其后想要推广和发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。
想要得到更长远的发展,光是品牌产业化还不够。谷子等杂粮的未来,还要密切地与现代科技相结合。

由于谷子基因组较小(~438Mb),且具有抗旱耐瘠薄、C4高光效和易于室内大规模种植等特点,近年来,包括美国、英国、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内一批科学家,正在将谷子发展成C4光合作用和禾谷类作物抗旱耐逆研究的模式植物,而中国是这一领域的重要发起者并有突破性的进展。
在诠释我国的谷子成为C4模式植物的重要意义时,刁现民说道,谷子是我国的原产作物,且至今仍是旱作生态农业的主栽作物,在食物多样性和种植业结构调整中,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。我国拥有丰富多样的谷子资源,谷子模式植物体系的建立,必将促进我国的谷子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优势。作为C4模式植物,它的潜力深厚、前景广阔,必将促进谷子模式植物体系的发展,也将巩固我国在谷子基础研究中的国际领先地位。

在被问及谷子等小杂粮未来10-20年的发展前景时,刁现民还是比较看好的,但还需要一些政策和资源的扶持。比如要保持种质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作物多样性,当然,最重要的还是已经搭建好的现代农业的产业技术体系。

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,是我国农业科技领域的一件大事,也是农业科技管理的一次重大创新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稳定支持,且各个方面的专家都在这个体系内,在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一起协作,建立起从产地到餐桌、从生产到消费、从研发到市场的全产业链的技术研发体系,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科研项目组织的新方式、新路子。

在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撑下,中国的谷子种业发展近年已经有了较大突破,并在快速发展。不久的将来,随着不断深入地开展原始创新的研究,在关键技术环节实现更多的技术突破,一定能够推动谷子种业继续做大做强,实现产业水平和能力的快速提升,为中国人民的膳食健康做出更积极的贡献。


来源:石时之约



「 往期文章 」


国际种子联盟工作组人选公布

河南撤销审定(终止使用)220个品种,涉及小麦、玉米、水稻、大豆及棉花

2022年中国水稻种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

2021年度河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十大重要成果揭晓

两会进行时,代表委员为种业纷纷建言献策!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